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观及其衰落
历史与现实表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观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背景。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现代主义建筑观是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直至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产生前,几乎成为席卷全球的主流文化,它以其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技术性、工具性、理性化等鲜明特征,几乎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现代主义文化重要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尤其在二战后发展成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哪一种设计风格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于生存方式。
具体来说,现代主义建筑观的基本内涵可归结如下:
反历史反传统: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首先以剧烈的反传统姿态登上了建筑舞台。他们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在同传统的抗争中形成的。
功能第一: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经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由此对建筑提出了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的思想。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技术至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给建筑的营造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主义建筑毅然采用工业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材等等),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悬索结构等等)及建造方法(如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等)。使用工业材料,大规模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可减少成本,增大产出,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理性原则。
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理性主义表现在,在设计上强调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
机器美学:以勒·柯布西耶为主的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都非常崇拜机器,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追求筒单的、冷漠的、数学的理性美。
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新精英主义。
普适主义:既然现代主义建筑是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理性原则进行设计的,具有普适性。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国际主义建筑,这种普适主义是重要的思想因素之一。
乌托邦理想: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普遍怀有“建筑可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观是与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建筑观。但是,现代主义建筑观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却存在三个方面的重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使得现代主义建筑观漠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仅把自然环境当作建筑的外在变量,建筑作为一种人工之物与自然之物相对立,人正是通过建筑的功能来与自然抗争。二是割断了建筑与文化、历史的内在关联。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坚决主张抛弃历史上的建筑风格与文化样式,认为它们是虚伪的、病态的、不健康的、保守的、落后的,只有放弃沉重的历史文化的包袱,割断历史与文脉,才能自由地进行建筑设计与创造。三是导致了建筑意义的丧失。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从世界观到人本身及其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造过程,从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到形式,都全面被现代技术所渗透。现代主义技术至上的建筑观严重妨碍了建筑师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使他们不可能去直接把握和感受这个真实世界,建筑师的创作失去了直接“体验”生活世界的根基,建筑物成了丧失了“意义”的技术机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思想观念遭到质疑,尤其在唯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负效应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危机日益突显的现实中,现代主义的建筑观逐步遭到批判而走向衰落,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则随着西方文化的后现代转向登上了历史舞台。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及其式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起来的历史主义、文脉主义、复古主义、地域主义、符号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解构主义、生态主义等,都可以归在后现代主义名下,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后现代主义建筑观是在西方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产生与成长的,是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建筑观。
1996年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的13点主张》中,总结并重申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观近30年来形成的基本观念,从詹克斯这个带有回顾性的总结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几点:一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创作趋向,不论其中的哪一流派,主要关心的是建筑形式、建筑艺术风格,基本不涉及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自然等方面的事项。这一点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观日见式微的根本原因。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观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建筑重新置入其产生发展的历史的、文化的、地方的社会背景之中,恢复了被现代主义建筑观割断了的建筑与文化、历史的内在联系,为重新找回建筑的意义开辟了道路。三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强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公众参与,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的“精英主义”。可以说,强调建筑规划、设计的民主性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观主张以人为本的又一贡献。四是詹克斯虽然也强调了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发展,显然这是在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绿色建筑观已经逐步兴起的情形下,企图把绿色建筑纳入后现代主义建筑阵营的做法。绝大多数持后现代主义建筑观的建筑师、学者并没有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真正的课题来研究,他们所关心的主要仍然是建筑的形式风格问题。因而不能说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已经全面包含了生态建筑观、绿色建筑观。
现代主义建筑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后现代主义建筑观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后工业社会不过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化对于工业文明的批判性远多于对未来文明的建设性,因此,从理论上说,关注形式风格为主的、多元杂混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观,不可能自然转化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绿色建筑观,更不可能全面包纳生态建筑观、绿色建筑观。相反,当生态文明来临之时,过渡阶段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必将式微与衰落,必然让位给正在兴起的、充满生机的绿色建筑观。
西方绿色建筑观的兴起
早在1969年,伊恩·麦克哈格在当时环境保护的热潮中就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力图把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可以说,这是西方最早论及绿色建筑观的著作。时隔10年之后,西姆·范·德莱恩在《整体设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詹姆斯·瓦恩斯在1990年发表的《建筑的宣言》一文中,大力倡导绿色建筑,他认为应该结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使建筑设计走到绿色建筑的健康道路上来。1991年布兰达·威尔等出版的《绿色建筑》一书,标志着西方绿色建筑观的蓬勃兴起。
布兰达·威尔认为许多建筑拥有可以用“绿色”来形容的特征。但是在当时的西方,还很少有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于是他提出储存能量、调节气候、新资源的最小化、尊重使用者、尊重所在的位置、整体方法论六条原则,来确保一幢建筑是绿色建筑。1996年希姆·凡·德·瑞等在《生态设计》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建筑观的五项设计原则:场所中诞生解决方案、生态核算激发设计、设计结合自然、人人都是设计师、自然的可视化。杨经文在《热带的城市地方主义》一文中强调了绿色建筑的地域性。至此可以说,西方绿色建筑观基本形成。
工业文明的唯经济增长模式与工业技术导致的负面效应,使得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突显。人类的发展必然要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各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了这种历史性的转变。由于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因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来推动绿色建筑的研究、规划、设计、建造与传统建筑的改造。许多国家(如英国)绿色建筑的实践甚至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
从理论上说,作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绿色建筑观表现出如下特征:重建了人-建筑-自然的全新关系,重建了人-建筑-文化的全新关系,重建了人-建筑-历史的全新关系,重建了人-建筑-经济的全新关系,重建了人-建筑-技术的全新关系,重建了人-建筑-政治的全新关系。
在这些全新的关系下,以“人文”为主线,将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要素加以整合,自然地融入到绿色建筑中去,形成崭新的绿色建筑体系。 |